车市每年都有新主角,2025年会再次轮到吉利吗?

快三单双大小分析

快三单双大小分析

  • 首页
  • 快三单双大小分析介绍
  • 产品展示
  • 新闻动态
  • 你的位置:快三单双大小分析 > 新闻动态 > 车市每年都有新主角,2025年会再次轮到吉利吗?

    车市每年都有新主角,2025年会再次轮到吉利吗?

    发布日期:2025-02-02 17:15    点击次数:118

    都说新能源市场变化莫测,那具体体现在哪里?

    除了接连出现的新车以及频繁抛出的新技术之外,一个更重要的证据是:每隔一段时期,市场上都会出现一家有着主角光环的车企。

    它不一定是销量最好,但必然是话题性最高,发展势头最迅猛,并且在技术、产品和战略上都能引领行业发展的那家。

    比如 2020 年开启国产化之路的特斯拉,2021 年实现中国品牌销量五连冠的吉利,2022 年稳坐新势力销量榜首的埃安,2023 年首次实现年度盈利的理想,以及去年总销量达 427 万辆的比亚迪。

    2025 年会轮到谁?

    在我看来,大概率会是吉利。它之所以能再次冲击主角位置,理由与 4 年前不太一样,在新能源时代里,他们经过多番的调整和聚焦,全新发展思路已被理清,潜力也被更彻底地激活。一个更有凝聚力的吉利,正呈现在我们面前。

    01

    从新能源渗透率看吉利的厚积薄发

    与 2021 年的高光时刻相比(年销量 132.8 万辆,自主第一),吉利汽车去年的销量已翻了一倍有多(217 万),而比总量的增长更有看点的,是销量结构的变化。

    2021 年,吉利的燃油车对销量贡献是最大的,尤其是领克和中国星系列,两者合计销量超 40 万,在吉利总销量中占比超 30%,被誉为新能源时代下"燃油车的胜利"。

    然而,彼时吉利新能源车总销量仅为 10 万辆出头,占全年总销量约 7.53%,作为对比,同在 2021 年,比亚迪的新能源销量已突破 60 万辆,占比超过 80%。

    2022-2023 年,吉利新能源车型销量稳步提升,渗透率分别达到 22.98% 和 32.75%,但依旧未能有效推动总销量的增长。

    到了 2024,年情况出现明显的变化,新能源全年销量突破 88 万辆,同比增长 92%,渗透率超过 40%,其中领克 07、领克 08 EM-P 双子星连续七个月销量破万,极氪全年累计超 22 万,银河系列的表现更为迅猛,全年交付 49.4 万辆,同比增速达到了 80%。

    过去 4 年,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增速总体是下滑的,但市场越是成熟,越是步向稳定,吉利的新能源发展则越迅猛,从新能源渗透率不到 10% 到超过 40%,见证了吉利的厚积薄发。

    不过,光是看账面的销量数据,还不足以证明吉利的实力,明确的品牌分工以及针对性的技术储备,才是他们真正的底气。

    02

    从聚焦战略看吉利的大智慧

    吉利去年在新能源领域的高速发展,与其发布的《台州宣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战略聚焦、战略整合、战略协同、战略稳健、战略人才"是《台州宣言》里的五大关键举措,这既是对以往的梳理,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推动。

    对于像吉利这样规模庞大的汽车集团,"聚焦"与"整合"是转型过程中必须要走的一步,能让以往各自为战的子品牌和产品系列凝聚在一起,朝着同一个目标进发。

    如今,吉利乘用车板块已形成了吉利汽车集团和极氪科技集团两大业务主体,奠定了传统燃油和新能源汽车的双线发力的总体规划。

    定下发展基调之后,"协同"就显得尤其重要,这是许多中国品牌在扩张过程中经常忽略的事情——搞了一堆品牌进入各个细分市场,期望能全面开花,但往往顾此失彼,品牌间相互掣肘,反而削弱了整体实力。

    在"协同"这事儿上,吉利拿捏得十分精准。就新能源板块而言,他们既有像星愿这样 10 万元以下的精品小型纯电,又有主打家用且纯电和插混都兼具的银河系列,在中高端领域,领克凭借 EM-P 系列的高性能和多场景适应能力已在市场站稳脚跟,而稳步发展的极氪更是在高端新能源领域展现出越来越强的影响力。

    与很多车企(集团)高度依赖低端车型的情况不同,中高端车型在吉利新能源板块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领克新能源车型(16.7 万辆)与极氪的纯电产品(22.2 万辆)去年合计销量接近 40 万辆,在集团新能源销量中的占比接近 45%。

    别人眼中最难啃的中高端市场,到了吉利这儿反而成为了优势领域,这当然可以看作某种程度的超前发展,但也反映出他们本该作为走量主力的入门车型还不够给力。

    这种情况会随着 EM-i 系列车型的普及而迅速得到改变,这套插混系统虽然在性能表现上不如之前的 EM-P 系统,但其专注于节能的特性明显更贴合主流家庭用户的需求,相对简单的结构也有利于降低成本。

    目前搭载 EM-i 系统的车型已有三款(星舰 7、银河 L6、银河 L7),主攻 9-13 万市场,将成为接下来银河系列增长核心,助力"百万银河"这一目标的实现。

    03

    从技术覆盖度看吉利发展潜力

    战略方向聚焦,品牌分工明确,这让吉利拥有稳健的发展基盘,而在这基础上让他们继续向上向好发展的,还有最重要的技术因素。

    在众多中国车企中,吉利可以说是技术发展最均衡、最无短板的一家。早在 2016 年,他们就联合沃尔沃联手打造了 CMA 架构,是当时少有的能实现规模化造车的中国车企。

    如今,他们已经手握 CMA、BMA、SEA、GEA 四大基础架构技术,同时也在沃尔沃 SPA 架构基础上打造出大型电混车专属的 SPA EVO 架构,基于 SPA EVO 打造的领克 900 被誉为 2025 年最值得期待的新能源大型 SUV。

    领克 900

    毫无疑问,吉利已成为中国车企中架构技术最全面的一家,这意味着,他们能在每个架构下发展出有针对性的子系统,将技术优势延伸至车市每个角落,正如《台州宣言》里所提到的,吉利将在整车机械架构、电子电气架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电驱系统、动力电池及超级电混七大领域进行深化协同。

    除了上面提到的 EM-i、EM-P 两套插混系统之外,在电驱系统方面,他们推出了国内首个采用碳纤维包裹转子碳化硅永磁同步电机。在电池领域,又具备像短刀电池和金砖电池这样性能顶尖的电池技术。智驾技术方面,他们针对大众主流市场和高端豪华市场准备了两套方案。类似地,在智能座舱上他们也打造了 Flyme Auto、ZEEKR AIOS 两套座舱系统。

    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吉利是全球唯一掌握甲醇汽车核心技术企业,他们已开发了包括甲醇乘用车、甲醇货车、甲醇客车等系列车型共 20 余款产品,实现了醇氢电混车型从小批量试点运行到大规模推广应用的阶段。

    关于吉利的技术,实在很难用一篇文章讲清讲透,用简单的话来概括,就是技术路线多,覆盖范围广,且每项技术都处于业界领先水平,这让吉利的全面发展有着更充分的支撑,同时也让吉利旗下的每个品牌都有着极高的用户认可。

    编者按: 

    在燃油车时代,吉利在研发、生产、营销、渠道等领域已构筑起健全的体系,整个集团拥有十分强劲的发展势能,只不过,要让这套体系在短时间内朝着新能源全面转型,确实很有难度。所以,正如我们所见,吉利在新能源领域确实有点"慢热"。

    一旦他们将战略目标调整好,把手上的资源梳理好,此前累积的势能就能得到快速释放——全年销量增长 32%,新能源销量增长 92%,这就是一个清晰明确的信号。

    接下来,他们将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2025 年集团总销量增长 25% 达 271 万辆,新能源增长 69% 达 150 万辆。

    定下如此高的目标,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吉利的信心与底气,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可以肯定的是,接下来整个市场的发展焦点都会集中在他们身上。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DearAuto 立场。 )

    ————   END   ————

    广东格林律师事务所李国勇律师



    栏目分类